华严经问答网
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

发布时间:2022-11-27 06:12:18作者:华严经问答网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 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登高》

  登高

  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
  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
  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
  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

  赏析:

 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(767)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。萧条的秋天,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绘声绘色,而引发出来的慨叹更是扣人心弦。这不只因为写了天然的秋,更因为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激烈的豪情颜色。颔联状景逼真,是后人传诵的名句。颈联两句,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,备述了人生的苦况,更令人寄予激烈的怜惜。

  古人有阴历九月九日登高的风俗,这首诗即是唐代宗大历二年(767)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。此刻杜甫居住长江岸的夔州(今四川省奉节县),患有严峻的肺病,日子也很窘迫。全诗经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绘,抒发了诗人垂暮多病、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。

  诗歌前四句描绘登高闻见之景。首联连借风、天、猿、渚、沙、鸟六种景象,并以急、高、哀、清、白、飞等词润饰,指明晰节序和环境,烘托了浓郁的秋意,景象具有明显的夔州区域特征。这两句不只是工对的联语,并且句中自对,如“ 天高”对“风急”,“沙白”对“渚清”。句法谨慎,言语锻炼,从来被视为佳句。

颔联前句写山,上承首句;后句写水,上承次句。写山为远望 ,写水为俯视。落木而说“萧萧”,并以“无边”润饰,如闻秋风萧条,如见败叶纷扬;长江而说“ 滚滚”,并用“不尽”一词领起,如闻滚滚涛声,如见湍湍水势。两句诗,无论是描画形状,仍是描述气势,都极为生动逼真。从萧条的景象和深远的意境中,能够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慨叹之情和悲惨心境。诗歌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。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。“常作客”,标明诗人多年流浪不定的境况;“万里”,阐明夔州间隔家园十分悠远,是从间隔上烘托愁闷之深;“悲秋”,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痛之重,“秋 ”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,顺势带出,并应合着“ 登高 ”的节候。下句写孤病之态。“百年”,犹言终身;“百年多病”,迟暮之年百病缠身 ,苦楚之情可想而知;“独”字,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 ;“登台”二字是明点题面,情才因景而生。这两句词意精粹,含义极为丰厚,叙说自个远离故土,长时刻流浪,而老年多病,举目无亲,秋季单独登高,不由满怀烦恼。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,宦途崎岖,垂暮和忧虑引得须发皆白;而因疾病缠身,新来戒酒,所以虽有千般烦恼,也无以解闷。古人重阳节登高按例是要喝酒的,而诗人连这点欢喜也失去了。这一联分承五、六句 :“困难”备尝是因“常作客”所造成的;“失意”日甚又是“多病”的成果。诗前半写景,后半抒发,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。首联侧重描写眼前详细景象 ,比如画家的适意,形、声、色、态,逐个得到体现。次联侧重烘托整个秋天气氛,比如画家的适意,只宜逼真领会,让读者用幻想弥补 。三联体现豪情,从纵(时刻)、横(空间)两方面下笔,由异乡飘流写到多病残生。四联又从青丝日多,护病断饮,归结到时世困难是失意不胜的本源。这样,杜甫忧国伤时的情趣,便栩栩如生。

  此诗八句皆对。大略一看,首尾如同“未尝有对”,胸腹如同“无意于对”,细细体会,“一篇之中,句句皆律,一句之中,字字皆律”,无怪乎胡应麟盛誉其为“旷代之作”清代杨论推重此诗为“杜集七言律诗榜首 ”(杜诗镜铨)),明人胡应麟更说此诗“当为古今七言律榜首,不用为唐人七言律榜首 。”(《诗薮》)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华严经全文

  • 华严经讲解

  • 华严经读诵

版权所有:华严经问答网